黃河口黑陶是黃河流域生活文化的精華,因為黑陶起源地是墾利縣勝坨鎮(zhèn)佛頭寺村,所以也叫“佛頭黑陶”。佛頭寺村擁有黃河最下游獨特的天然紅淤泥,是燒制陶器的上乘原料。佛頭黑陶已有200多年歷史,采用的原料是地下十多米深層黃河自然落下的紅淤泥,是由當?shù)厮嚾私Y合傳統(tǒng)泥陶工藝開發(fā)生產(chǎn),是“火”與“土”的結晶。
佛頭黑陶
相傳明洪武二(1369)年,山西移民李元成、李元通來到黃河入海口處定居。他們修建茅屋,挖土筑灶,開始了刀耕火種的日子。因為無錢購買生活所需的器皿,他們就想出了用黃河淤泥自己燒制的主意。
黑陶原始的制作工藝相當簡單。在地上固定一根木樁,木樁頂端有一尖頂鐵柱。鐵柱托著一個鍋蓋大小的圓盤。為防止圓盤傾斜,取一廢舊木車輪軸頭固定于圓盤中央,然后套在木樁上。制作時,一人用腳猛蹬木盤的邊緣,使其飛速旋轉起來。工匠將調制好的泥料垛在木盤上,隨旋轉的力量,用手將泥料捋制成各種形態(tài)的器皿。脫制成形的生坯置于陰涼處風干后裝窯燒制,熏蒸數(shù)日,泥坯即成瓦性,也就是人們常用的盆盆罐罐。這些自治的泥陶價格低廉,又結實耐用。用泥罐盛放湯粥,送到田間曬上幾個時辰不會變餿。因為這些特點,所以佛頭寺的泥陶遠銷當時的濱縣、蒲臺(今博興縣)、海豐(今無棣縣)、沾化、陽信、利津一帶,很受人們的歡迎。當時流傳的歇后語:“佛頭寺的黃盆——一套一套的”,可見佛頭寺泥陶在黃河口一帶的影響!
這項工藝歷經(jīng)諸代民間老藝人的精心研究、改進,產(chǎn)品以其造型古樸典雅、雕功精湛細膩、造型及圖案大方而深受工藝品愛好者的喜愛,具有“色如墨,聲如鐘,薄如紙,亮如鏡,硬如瓷”的特征,掂之飄忽若無,敲擊錚錚有聲,有“齊魯黑陶之花”的美譽!
(責任編輯:施曉娟)